体制内生存指南 | “写材料的”一旦有机会干别的工作,会非常厉害!

体制内生存指南2年前 (2022)发布 tangspark
1,776 次浏览 0

社会组织运转有三项工作,办文办会办事,办文是本文阐述重点。办事大家很好理解,不管是办单位里面的业务公事还是个人家里的私事,也是有很大的学问要领悟和实践。办会则更好理解,对于个人来说,比如家庭里面的各类大事,红白喜宴,自己搞不定了还要找长辈和司仪甚至策划公司,国家的大事喜事如奥运会、世博会、高端论坛,单位的大事如上市、庆典,都是需要周密策划和运作的。

疫情以来,“保运转”成为一个热词,笔者认为,在各级单位保运转中,除了人员和资金的正常运转,公文运转,通俗来说,就是写材料,是各级单位保运转的关键环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体制内单位,规范的说法是公职单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所涉及的一切单位:比如,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政府媒体、文博、研究院等)、国有企业(国企又根据管理权限和影响力分为中央和国资委管理的央企)、省企(省管企业或部属企业)、市企(市委管理的国有企业)、县企(一般是县区的投融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员即使不在公职单位,但是行使公权力,依然是公职人员,比如各个大学委派到独立学院(一般是民办)的党委书记,代表上级行使权力。

在这些单位,策划和总结是不可少的、个人述职是必须的,向上级书面汇报工作和向下级书面部署是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检查是难免的,稍微大点儿的单位,内部媒体(报刊、杂志、有线电视台和网站)是需要运转的,向外部宣传报道也是需要的,特定时期的调查报告和考察报告是要入档的,外部沟通的公文函件是需要的,很多时候,文件、纪要或者报道,代表着办事依据,你说这些能离开写材料吗?要是特大型企事业单位,比如一些钢铁、矿业集团和大学,那些单位的报刊、杂志都是有刊号的,不少还是核心期刊和重点报刊,但是报刊定期是需要稿件更新的,没有足够充实和高质量的稿源,这些机构怎么办?即便是在体制外的民企、外企,文件、纪要和邮件,也是经常要用到的工作技能。

但是,想把写材料这个事情做好,越来越难了。

一是愿意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不少单位,写材料的日益减少,而愿意从事写材料工作且有一定潜力的人,越来越难找。正在从事写材料的人,在笔者经常接触和较为熟悉的为数不多的人员中(不到50人),不少也有一定的职业倦怠,毕竟干这一行“费心劳神”、“熬眼磨屁股”,且没有个人著书立说的快感与成就感。一些机关工作人员视写材料岗位为“大坑”、“天坑”,文来文往、案牍劳形,一心想要逃离写材料岗位。

二是重视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不少单位都越来越专业化、业务化,特别是企事业单位,都是有一定的主营业务。一些领导干部也不太重视写材料,毕竟现在的领导干部都上过大学,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不少还自诩上学时也是文艺青年,但是一个文艺青年和一个优秀的写材料人员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文艺青年的领导大多有自己的主张,手下写个文章,他往往给你画得面目全非,于改进文稿质量无益,还较为挫伤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这种情况,有位兄弟向我咨询,我想了半天,只有一句话:领导虐你千百变,你待领导如初恋,看他还能怎么办?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重视文稿写作的单位领导,不少受到命运额外眷顾,走上更高的人生舞台,应付公文写作的单位大多得过且过,领导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以致于不少有为领导常常感叹,我的“邬思道”(见《雍正王朝》)到底在哪里?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时,组织了很多秀才给其写奏章,两江总督的公文经常被朱批为督府公文范文,便是曾国藩作为一代枭雄,摸住了政府运转的关键。

三是写材料没有专门、系统、科学的培养渠道。虽然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公文写作或应用写作之类的课程,但是过于理论化,任课教师也没有相当的公文经历。一些在国企分支机构、乡镇街道和县直委局等较为一线的单位,本来写材料的人可能就两三个,还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工作,一些年轻人即便工作之余有心学习,但是连一个合适的公文写作教材都很难找,大多数都是之前前辈的只言片语或者过去本单位的文书材料,等着使用时“照猫画虎”、“比葫芦画瓢”。笔者工作十年来,也经常在本地市到北京的各类书店“徘徊徜徉”,也经常看淘宝、京东上面的社科书目,但是理想的公文写作教程真的很难找,大多数公文写作人员只能靠日积月累的积累,今天记住一个句子、明天记住一个观点,后天看到一些好的内部资料。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和水滴石穿的韧劲,达到“功到自然成”的状态。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很受“悟性”的影响,成长成才有较大的偶然性。

写材料是很有市场的。在副处级以上公职干部可以较为顺畅交流的今天,不少上市公司经常发布一些公告:来自省发改委、财政厅、国资委、工信厅、地方金融局等单位一些处长、纷纷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也有一些虽然没有进入高管团队,但是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战略发展部部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从事证券事务代表或新闻发言人的。这对于个人和企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在官场这一金字塔结构中,能够冲上政府系统市厅级副职的人,基本都是“人中龙凤”且需要一定的幸运指数,而如果能到企事业单位担任相应职级、享受待遇且发挥个人对社会运转、政策法规和公文写作的专长,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去处。再比如说任泽平到体制外的恒大,收入也是很高的,恒大为什么给这个价码呢?因为任泽平长期在国家机关写宏观经济的报告,对于很多事情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和预测办法,对于提高恒大的可研报告质量也必然妙笔生花,不少民企、外企找人写一篇可研报告,都需要支付不菲的稿酬,作为金融领域高端职业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部,有相当的精力也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且容易过会的申报材料。曾先后担任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彭文生,本身就是一位获得过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的学者教授,也是著述等身的资深专家。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办公厅副主任胡森林说过,“写材料的”一旦有机会干别的工作,会非常厉害!这句话我是非常赞同的,写好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关门当领导”的过程,有一位在大学工作的笔杆子,谈起自己写好材料的经验,就说写材料时,你就要当自己是书记。二月河说起写东西的体会,有一句名言“拿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是呀,要是二月河没有那样的气魄,又怎能写出脍炙人口、激荡人心、数英雄论成败的帝王系列呢。写材料要提高自己的站位,站在单位大局着眼,认真思考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在未来本单位本地区的工作实践中将要产生的反响和复杂的工作反应,不断修正、完善和提高,这代表着执笔者和使用者的格局。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瓶颈了,或者领导想要指点了,一不小心还会成为上级的“关门弟子”,登堂入室、耳提面命,得到上级的悉心指导。不少大学领导担任所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导,各公职单位的领导何尝不是文秘人员的应用写作博导呢?

且不说各个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的一把手,大多数转岗都是担任市厅级正职甚至地市书记,各市县的办公室、政策研究室人员转岗去向也都不错。如此事例,不胜枚举,工作过几年的人,都知道本单位本系统那么几位大拿。笔者在一家中央企业驻豫子公司工作,公司所在城市的市委办公室、宣传部、政策研究室的科长,大多五到八年后再见到时,已经是副县级干部,有担任副秘书长的、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也有到县区担任副县级领导岗位的,发展都是很不错的,但也是相当辛苦的,工作五到十年之后,不少血压都不稳定了,还有一些都开始有白头发了,至于有没有什么慢性疾病,就不得而知了。有不少吐槽怀才不遇的工作人员,我的意见第一句就是你愿意写材料吗?答案往往都是不愿意。更有直接说自己不会用电脑的,在每天微信和手游玩的“溜转”的情况下。

既然办文这么重要且有市场,又这么辛苦难找,今后一个时期,优秀的笔杆子会从哪里来?

从本系统下属单位遴选而来。对于省委、市委、县委的办公部门,选拔的范围较大,对于金融和央企来说,则可以面向本系统选拔,只要覆盖的人员多,选拔的基数大,总是会有合适的人才的。而且选拔的对象不一定拘泥于文秘岗位,一些已经从事五到十年业务工作的人员,如果有志于从事办公室工作,则具有很多文秘人员特别是“三门干部”所不具备的工作优势。

从大学优秀教师来。大学老师一般具有副高级以上教师,对于政府系统来说,是符合公务员调任规定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是符合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标准的,何况现在校企合作频繁,彼此较为熟悉。国家部委和“两办”的笔杆子外放时,会发布简历,不少都有高等院校的工作经历,毕竟在高校咬文嚼字、答疑解惑、著书立说,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理论水平和文字功底的。深圳2018年面向全国选调街道办领导班子成员,主要就是面向高校、国企、研究院及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成熟人才,后来轰动全国引发舆情的哈佛博士、博士后,曾经担任南京大学副教授的罗林姣,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苗圃计划”选拔到深圳担任街道领导的。当然担任街道领导工作不全是写东西,只是侧面说明高校还是有很多成熟人才的。在国有企业,以较为优厚的待遇,从党政机关或媒体选拔成熟人才则十分常见,笔者所在的公司上级单位集团总部,有不少秘书不单有政府任职履历,还有高级翻译的水平,既能在高管的外事活动中担任翻译,还在工作之余翻译了一些外文书籍,工作的同时在相关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研究的也有,完全就是一个学者专家的职业状态。

从各级媒体优秀记者中来。从中央媒体到县区媒体,从行业媒体到内部刊物,全国有以百万计的编辑记者队伍(含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但是没有记者证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大多数都有着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而且对于全国、行业、地区和本单位的情况较为熟悉,有着丰富的采访实践和消息渠道。这些新闻人士记录单位工作发展历程,见证地区事业勃勃生机,讲述系统人物创新创业故事,干起办公室工作也是轻车熟路,如果曾经在广播电视台或者融媒体中心工作过,可谓“买一赠多”、“一人多用”,除了文字基本功,对于修图、剪视频、后期动画等也有一定功底,笔者接触的几位省台记者朋友,转型到央企和金融机构从事宣传公关业务,目前都发展的很好。

从选调生、管培生中的“好苗子”成长。现在政府部门面向目标院校有专门的选调生计划,河南省直机关面向名校博士制定了专门的绿色通道,一些优秀的青年博士到省发改委、财政厅、研究室等单位从事政策研究和文稿起草工作,表现也很优秀,很多地市市直机关也有很多名校本硕通过选调生计划引进到本地工作,都有着一定的理论和文字基础。各类企业则面向目标院校有很多的管培生或校园招聘优质生源,其中愿意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都是未来的“好苗子”,但是与做业务相比,也要给政策、给待遇、给出路,自然能够吸引有为青年。

从中小学教师中来。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小学教师都是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选拔笔杆子的首选,笔者躲在单位作为中央企业管理的大型国企,不少党群政工干部都曾经是公司子弟中小学的语文、政治老师出身。一些市县干部发布的简历来看,不少也曾经是市县所管理的中小学教师出身。但是随着公务员法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一系列选人用人制度的规范,中小学教师作为事业单位一般人员而非管理人员,进入党政机关的渠道不那么畅通(在县区级及以下,混编混岗仍较常见,教师进入县直机关仍较常见)。但是从中小学教师先借调到政府办、教育局等单位,然后以政府机关的事业编制留下使用,晋升登记后再进行公务员登记,也是可行的路径。

各单位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以公文运转“保运转”?

一是聚精会神写材料。很多基层单位或企事业单位,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工作和考核指标,从事写材料的人员有限,但是即便在有限的人员下,还是要有两三个人能够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写材料,因为写材料对于群众和职工而言,公文就是授权和行动指南,对于上级而言,公文代表着本单位的形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这个,必然导致不精通,有两三个人的话,起码可以互相检查协作。就像我们都想找好的儿科医生和优秀的中小学专业教师“服务”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为什么不找眼科医生和优秀的职高老师“服务”自己的孩子呢?在涉及个人及家属切身利益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清醒的,但是涉及工作的时候,总有一些基层单位和个人想糊弄。现在很多县区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虽然不允许给县区领导配备专职秘书,但是县区干部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联系人从事其文稿服务,地市一级,则有委、府副秘书长专门保障主要领导的文来会往,再往上则力量更强。这些能够聚精会神写材料的单位,文稿质量都是不错的。

二是顶天立地写材料。在能够聚精会神写材料的前提下,写材料的人如何快速提高公文质量呢?笔者及笔者曾经待过的两个部门同事一致认为,关键是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看天气,要注意看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大政方针、部委、省市、集团总部等上级单位的主要方向和动态,这些大政方针和新闻动态,本身也是优秀的文稿。同时,确保上级决策部署是上级开展监督检查的重要事项,也是同级纪委开展政治监督的重要方面。“立地”就是接地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来写。我们看到一些不好的公文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千篇一律,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涉嫌抄袭。而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则是避免“千人一面”的重要方法,不同的单位都有不同的情况,或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或业务重点不同、或管控方式不同、或人员编制差异巨大,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普遍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些优秀的乡土文学、工业文学、煤矿文学和官场文学作家,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三是融会贯通写材料。写文章的时候,修辞、用于乃至前面说到的“顶天立地”,都属于武侠里面“招式”、“套路”的概念,而融会贯通则属于“内功心法”的概念。当一般江湖人士还在为一些招数而痴迷的时候,易筋经作为内功心法已经独步天下,因为只有有了内功心法,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达到“草木皆为利刃”的状态,即便是遇到高手、处于弱势,内功好的人起码“抗揍”,在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起码能顶一阵子或写个初稿。要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较高的要求,个人觉得有两个训练方法:一是设身处地,这是一种思考方法,就是看到一个好的文章时,设想如果自己是执笔人,会怎么做,还有哪些需要优化完善,这也是公文员考试和党政干部选拔考试中比较经典的“情景模拟”题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二是练习预判,注重从一些文字文稿中预判一下政策和本单位走向,文稿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预判练习不要求每次都准确,跟选股票不一样,不涉及资金盈亏,但是自己一定要忠于内心,预判准确了不要沾沾自喜,预判不对了要认真总结反思。很多证券公司的年薪几百万的首席经济学家,都是看《新闻联播》的高手,而通过预判练习,最终会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模式发动起来,形成自己的判断体系,这对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抓取关键信息,抓住文稿脉络,是非常重要的。

些小我辈刀笔吏,一字一句总关情。写材料虽然辛苦,但却是各级单位保运转的关键,需要予以充分重视,选拔合适的笔杆子,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在现有条件下争取实现文稿质量的提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51la for wordpress,cnzz for wordpress,51la for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