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工作是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提供真实信息和准确依据的工作,调查研究是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决策的基础、科学发展的途径,各项工作要提高质量和效益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工作。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一日千里,经济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出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智囊团和参谋部的作用,敢于建言,善于献策,坚持与时俱进,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调查研究始终是我们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领导。”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加强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搞好决策服务。调查研究工作分为调查与研究两个方面。调查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解核查,掌握其真实情况的过程。研究是指运用已经获得的信息对调查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得出结论,以供领导参考的过程。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捕捉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都很强。开展调查研究,需在“五要”上下功夫。一是脑要勤。要善于思考,紧紧围绕党委工作的重点、领导关注的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基层工作的难点,把握中心,确定调研方向,科学选题、广泛论证、认真提炼。要围绕党委工作大局,想大问题,出大主意,提大思路。认真思考和研究全局性、战略性、深层次的问题,时刻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可能对本地区、本单位造成的影响,力求调研成果具有思想性、政策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开展调研工作不仅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还要想领导之未想,急领导之未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二是心要细。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信息时代,处处留心皆学问。提高思维能力需要长期训练,丰富文稿素材需要长期积累。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起草调研报告决不可凭主观想象,而是要建立在充分学习、大量收集和掌握素材的基础上,随时随地注意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开展调研的基础。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有两个含义,一方面要收集和学习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方面是平时心要细,随时注意收集分析材料,包括收集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以及重要思想观点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真理,不带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不唯书,不唯上,不歪曲事实。三是耳要顺。调查研究必然要调查了解和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好的要听,坏的也要听。“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要一叶障目。为领导提供的调研情况要全面、真实、客观、实事求是,既不能报喜不报忧,也不能报忧不报喜;既不能粉饰太平,也不能听风就是雨,虚张声势。四是手要动。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调查研究前,要认真作好前期准备,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学习中央大政方针、政策、指示以及相关业务知识,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明确调研方向和方法。在调研过程中,要勤于动手,快写实记,把调查掌握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夯实调研报告的基础素材。五是腿要跑。调查研究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是不行的。要舍得跑,多走多问,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毛泽东同志为了真实掌握农民革命斗争情况,用32天时间,徒步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调查农民革命斗争情况,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开展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之后,接下来就要写好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对某一问题或事件,通过调查研究后,对已经获得的相关素材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对素材资料进一步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形成有质量、有深度的书面报告。调研报告按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可分为综合性调研报告和专题性调研报告两类。起草撰写调研报告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决策活动,也是一个复杂繁重的脑力劳动过程,撰写调研报告责任重于泰山。执笔人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要有“清灯孤影苦思寻,字斟句酌撰公文”的敬业精神。研究能力决定调研报告的撰写能力,执笔人不仅需要具有业务专长,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积淀,既要当专才,又要一专多能。在撰写调研报告过程中,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以全局利益为根本标准,想大事、议大事、谋大事、抓大事。调研报告要大气,要有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深度、思维的宽度,力求创新思想,创新办法,创新举措。既要吃透上情,又要了解下情,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要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又要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重要规划,切实把握研究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等要点,还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要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学会换位思考,不能顾此失彼,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既要预见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又要看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还要改进文风,杜绝讲空话、大话、套话、废话,多讲实话、新话、短话、管用的话。切实增强调研报告的思想性、针对性、鲜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提高调研报告的质量和效率。
调研报告起草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进行修改。稿子里的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文字频改,工夫自出”。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调研报告的修改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审阅修改法。调研报告初稿完成后,起草者本人应从头至尾进行审阅,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到全篇的结构布局,发现问题,留下标记,全部阅完,再回过头来认真细致地修改完善。二是通读修改法。自读自改或一人读大家改,在读诵的过程中发现文中语句不通畅、衔接不紧密、表达不清晰及缺词丢字等方面的毛病,随笔修改。三是冷藏修改法。文稿拟就之后,暂时搁置一旁,等头脑冷静、思维清晰之后,再拿出来“复查”。这时,有些毛病不需别人指点,自己也能很快发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讨论修改法。即集体会诊。主要是对一些内容复杂、事关重大的调研报告,请熟悉文字或相关专业人士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一起修改,这样可以打破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或认识上的偏执。五是特邀修改法。即求助高手。一些政策性强、业务难度大的调研报告,可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权威人士进行把关,帮助修改。这样可以使文稿更加可靠、科学、精准。
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外乎有三个,一是充分掌握情况,提供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为决策搞好服务;二是发现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路径;三是总结经验,扶植新生事物,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培养求实精神。对于调查研究工作来说,调查是基础,研究是手段,成果的形成和运用才是目的。通过大量艰辛繁杂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具有思想性、针对性、时代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调查研究成果是调研工作的出发点,调查研究成果进入领导决策是调研工作的落脚点。各行各业只有科学运用好调查研究成果,大力提高调研成果的转化率,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面智慧,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领导能力,正确分析把握形势,妥善制定应对措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