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做三四年前的我,会对摆烂持中立甚至略微支持的态度。
走入公门七年半的今天,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想说:摆烂,必须慎重。
刚上岸的时候,有次单位聚餐,桌上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哥,工作二十多年,现在边缘科室当普通干部。话很少,也不主动向谁敬酒,偶尔有人走过来敬一个,他也只是抬头线一笑,抿一口茶简单应酬两句,然后继续埋头看手机,拘谨地不像个老干部。
办公室前辈给我说,你别看这人很闷,本单位著名股神,前年还在省会黄金地段买了套房。
我顿时肃然起敬,这简直是我的梦想。
我这人当初考公就因为受不了社会摧残,想躲进体制内躺平。
进入体制后,工作被虚头巴脑的各种材料、会议充斥,更加找不到工作价值和意义。
再加之干多干少都一样,收入不少一分钱。对工作越来越不上心。为了找点所谓的人生意义,搞起了自媒体。
我觉得大哥应该是同道中人,就主动拿着酒过去搭讪。
我借着酒劲,说了很多想法,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领导。我说,当领导性价比不高,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工作稳定就行了,业余时间再搞点自己的爱好,在工作与生活间找到平衡……
大哥人很好,耐心地听完,然后说:
小伙子,你刚进单位,有些事情体会不深,等你到我这个年龄了,就知道还是当领导好了……
当年我们差不多一起参加工作的那批人,基本上都走上领导岗位,最差也在县级单位当副职,就我和少数几个还是普通干部……
混的好的叫我吃饭,都不好意思去,大家已经不是一个圈子了……
人家走到哪儿都是被李局刘局地称呼,我们这些人下了班也就回家玩手机……
由于聊天在酒桌上,我当时认为他只是客套,挣得多了还在乎什么圈子不圈子。
如今已上岸七年多,真的深刻体会到了大哥的话的含义。
当年同一批上岸的有60来人,基本都已成长为单位骨干。这一批人当中,我成长速度不算慢的。
我当年在政府办还有一批秘书兄弟,前前后后十多个人,基本上都比我先上岸两三年。大家熬夜加班、吐槽领导,相互称兄道弟,有深厚的革命友谊。
现在,这帮秘书兄弟有三个当镇党委书记,一个当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一个主持区政府办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秘书兄弟现在已是我领导。
你再和他们见面去对接工作,不由自主就客客气气小心翼翼,虽然他们未必会对你怎样,但层级不同,你自然而然就会矮一截。
当然,他们圈子肯定也和我不一样。
体制内有个现象,不同级别的干部不会玩到一块。
有人可能会谈到钱,以为只要有钱就有地位。
抱歉,实权干部不吃这套。
倒不是说实权干部有多少钱,而是他们日常就在和资源打交道,资源分配由他们负责,一举一动在当地都有一定影响力。
你有资源,我有资源,于公于私大家都相互帮衬,于是形成一个圈子。
在圈子范围内,很多事情是不需要钱去解决的。就说孩子上学这件事,只要上到初中高中,基本上都在省会的好学校。放心,他们的路子绝不违纪违法。
既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又能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何乐而不为?
你有钱又怎么样?你能影响几个人?你能给他带来什么?所以你和他不是一个圈子。
倒不是说你必须搞个局长市长处长厅长啥的才不叫躺平。
你身处高级别的单位,副处可能都觉得自己没地位,你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更高的级别才有存在感。
你身处基层县城,可能只是副科就会有获得感。
网线一拔,手机一关,人这辈子大多数时间都在一个窄窄的地域范围内。这个范围的社会关系,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受到你职业地位的影响。
生活和工作分开?可能吗?
每个身处体制的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奋斗方向。
“躺平”真不一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