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及以上的“四套班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家”领导,按照这个思维,那么乡镇就有“三套班子”,即党委、人大和政府,少了一个政协,这三套班子的一把手都是正科实职。
如果硬是要细究,那还有一个班子,就是纪委监委,乡镇应该是叫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职能是对比县纪委监委设置的,只是除了乡镇纪委书记是副科之外,其他的成员是科员,甚至是无职党员。
另外还有政法委员、武装部部长、工会主席之类的,因为一般是“三套班子”成员兼任的,知道有这个职务就行,再进一步细分最多也就是知道他们分管了哪些工作。
根据综合各地的实际,对乡镇几套班子的做了一个排序,不同的地方略有不同,但是基本上是可以套用的,具体如下。
党委班子:书记、副书记、委员,其中乡镇党委委员还可以细分为统战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等。
政府领导:乡(镇)长、副乡(镇)长。
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
可以看出来,乡镇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的政治生态链是完整的,虽然只是最基层的政权,但是基层稳定,才有助于江山永固。
乡镇的座次排序很大程度根据职务、资历来的,但最终的排序是根据党政一把手,确切地说根据党的一把手来确定的,看那个分工文件是谁签发的就知道了。
第一、党委书记。
这个就不要再说了,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分工文件上,是惊人地统一,即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是真正的一把手。
第二、乡(镇)长。
在大多数情况下,镇长也是党委第一副书记,除非是走的非党路线的高层次人才,即便如此,一般也会列席党委会议。
一般情况下,只要镇长没有强大的后盾,是不会和书记正刚的,其负责政府全面工作,是政府的一把手,下面还有2—6名副镇长。
更加通俗地讲,党委是领导机构,负责指明方向的,政府是行政机关,负责具体实施的,即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镇长是主要负责人。
第三、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
人大主席1人,党委副书记2人,大多数都乡镇,会把人大主席排在第三位,因为他是第三个正科实职,还有其资历也最老。
也有地方将他放在第五位,就是排在两位副书记的后面,原因也有两个,一是他非党委班子成员,二是其晋升的空间有限,就是所谓的仕途到顶,影响排名了。
另外两个副书记的排名,基本就是讲人情世故了,谁先当的副书记,谁就在前面,同一天的副书记,一般就是谁先干得副科实职了。
第四、党委委员、副乡(镇)长等。
这个排名有也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党委在前,政府在后,二者兼任的排名在非兼任的前面,人大副主席则排在最后。
还有一种就是,觉得后面再细分已经没有意义了,就用一种最公平的方式来排序,也就是所有人都已知的排资论辈来区分彼此大小,因此人大副主席可能排在镇委委员的前面。
第五、职级领导。
也许这样表达的不是很规范,有些地方因为领导职数不够,但是工作量实在太大,那些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也会出来分管一些工作,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乡镇。
比如,二级、三级、四级调研员,他们年纪较大,工作经验丰富,人脉资源广泛,本身又身处闹市,继续作为一种“领导”在发光发热。